上海市中心,安顺路。推开临街的虹桥萍聚工作室大门,一眼就看见人群里的朱国萍。她穿着红色马甲,被社区志愿者、楼组长、小店业主们围在中间,脸庞含着笑意,讲话带着上海阿姨特有的“呱啦松脆”,和大家你一言、我一语,商量怎么把门口这条马路变得更整洁漂亮。
朱国萍在萍聚工作室前
“民主就在点点滴滴的小事里,让老百姓都参与进来。”当选过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朱国萍说,民主的故事,每天都在发生。
2月21日,在萍聚工作室,朱国萍与来自上海崇明区东平镇的社区干部们交流。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
66岁的朱国萍爱讲故事,会讲故事。9年前,她把社区里的故事带到了全国两会上,讲给了总书记。
那是2014年3月5日,人民大会堂上海厅。
这个时刻,上海团人大代表都很期盼。...总书记连续两届都是上海团代表,每年都会来团里参加审议。
那时,朱国萍是虹桥街道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,把这个老旧小区带得有声有色。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时,就知道朱国萍,也去这个小区调研考察过。
当...总书记步入会场,大家热烈鼓掌欢迎。
总书记同大家亲切握手。走到朱国萍面前,总书记一边跟她握手,一边笑着喊她“老代表”。
听到这个称呼,朱国萍心里热乎乎的。当时她既是党的十六大、十七大代表,又是十一届、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。
审议开始了。轮到朱国萍发言,她“呱啦松脆”地讲了三个故事:老百姓怎么“抢”学区房,到人山人海的儿科看病有多难,如何让高龄老人体面养老。
“现在的医院,人多得像火车站,各地的患者都‘挤’到..城市来看病。疑难杂症可以理解,小病小痛真是劳民伤财……”
总书记仔细听着,不时插话回应,还称赞道,讲故事比讲道理更好。
朱国萍对我们说,自己这么多年参加两会,发现总书记特别爱听基层代表说那些有泥土味、带烟火气的故事,“故事里是老百姓的期盼,故事里也含着道理,就是民主的大道理。”
朱国萍在虹储居民区的居民家中巡访。
当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把..基层立法联系点设在虹桥街道,朱国萍的萍聚工作室成为立法联络站之一,居民随时可以推门而入,把自己遇到的难事、烦心事讲出来,这些会成为..立法的民意基础。